2018年5月2日 星期三

賈伯斯與邱太三

201852(星期三)媒體報導:「行政院長賴清德稱讚法務部長邱太三投入『首部國家洗錢及資恐風險評估報告』的程度,彷彿賈伯斯再世---聞之,心中產生莫名的感慨。
立昌自1974年開始參與台南市政府與美國加州聖荷西市(San Jose)締結姐妹市的事工,至1979年親自到了矽谷所在的聖荷西,與小我兩歲、正在創業的史帝夫‧賈伯斯(Steve Jobs)剛好有一面之緣,後來居住在庫波蒂諾(Cupertino)時也與他有所往來,看了以上媒體報導百感交集,往事歷歷如繪。
1979年初是美國和台灣斷交日,台灣的民氣沸騰,導致美國工程師都不敢來台灣,而客戶正在發展衛星接收器,最後只得由我出門到美國比較方便。《只來一半的末日》(World Made By Hand)作者康斯勒(James Kunstler)總結1970年代的美國景況,描述道:「1970年代的美國全國民的心理狀態是:沮喪、水門案、兩次石油危機、工業驚人衰退、令卡特總統蒙羞的伊朗人質事件、物價持續上漲、高失業率、大城市的衰敗,美好的舊日時光從記憶中不斷流失。」兩次石油危機的衝擊,加上主政者失靈,美國人民只有自求多福。我的客戶都努力地開發新產品,而許多找不到工作者也投入了創業的行列。
在紐約,我發現有「Incubator(孵蛋器)」的你幫我、我幫你這種互助體系;在西雅圖,也是有同樣的概念在實施著。到了加州聖荷西,遇到一些遭裁員者聚在一起研究如何創業,因緣巧合地遇到了小我兩歲的賈伯斯,他正在創業階段,仍然摸不清產品的發展方向;由於聚會者有柏克萊航太博士,有服務於國際事務機器公司(IBM)者,大家認為電腦硬體是個值得發展方向,惟萬事起頭難,雖然可以拿打字機當鍵盤,以示波器當顯示器,卻怎麼看都不具商品價值,大家絞盡腦汁卻連電腦的外觀都未能有所定論,何況其中所需的諸多零組件?不過,年輕的史帝似乎獲得了許多的啟發。
因為我擅長製造小零件,聖荷西來台南的姐妹市訪問團團員中就有對未來電腦深感興趣者,一群人參觀了我蓋在位於鹽行及鹽水溪旁的工廠後,大夥進入客廳就談起了電腦的發展方向就是朝個人電腦去發展才會有商機,也就是普及於人人都能使用到,那麼產值就出來。當然其中的零組件是一個難題,而我發展出來的「快速接拆連接器(Quick-Disconnector)」恰好是工廠中的產品之一,「D形連接器」的概念也在台南縣永康鄉中央路61號「成光精密工業有限公司」油然而生。由於當時我已經創業十幾年,事業已經小有成績,既有製造能力,手頭又寬裕,所以在聖荷西被稱為「天使Angel)」;我在紐約設立「Black Stone Co.(黑石公司)」幫客戶把想法變成實物,也傳到了西部,因此在聖荷西受到了一些禮遇,當然我的說法也具有高度的參考價值。
那時的賈伯斯是眾多聽眾的其中之一,不過,他有過人的敏銳觀察力,對於有經驗者的話語也能吸收,對於認定的事相當執著,並且戮力去完成它,即使遇著挫折仍然懷抱信心向前行,具有創業者的諸多特質,所以驗證他後來的發展,比起其他擁有博士學位者好。
電腦早期稱為電子計算機,國際事務機器公司生產的「Mini-Computer」其實需要五坪大有空調設備的空間來擺放,功能有限,而且價格昂貴,只有大型企業才消費得起。1976年,21歲的賈伯斯與26歲的沃茲尼亞克(Stephen Gary Wozniak)在聖荷西附近成立了蘋果公司,經過幾年摸索及多方蒐集資訊之後,終於決定朝定名為「蘋果一號(Apple I)」的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簡稱PC)去發展。不過,當地的IBM挾著龐大資源也同時投入發展這個產品,因此賈伯斯的蘋果公司面臨強大的競爭對手;即使美國西北部的西雅圖吹起了一股電腦軟體的發展風,與西部的聖荷西PC風相互輝映,但直到1981年發表的PC產品,仍被評為失敗的產品。

然而,存在已有百年以上的打字機,隨著文明的進步,越來越令人感到功能的不足例如打錯字、或字句不順時就得重來,這激勵了發展PC的企業戮力以赴;1984年,IBM結合西雅圖軟體推出的「5550」個人電腦終於成功上市。我在1985年花了兩萬美元買了一套「IBM 5550」,據說CPU(中央處理器)採用Intel 8086 顯示器(Monitor)15吋的陰極射管CRT型,最高可支持54分之1吋的磁碟片,可顯示24行、每行80字的字符,每個字符使用24x2416x16的點陣式列表機。中文文書處理時,A4紙張打不到一半機器就掛了。
不過,秘書很高興,佔著這台「IBM 5550」的PC廢寢忘食地研究因為英文報告打錯字可以修改、打錯行還可以重組,省了她很多力氣,更不必打一份報告就要如臨大敵地先深吸一口氣,接著睜大眼睛聚精會神地操作沉重的打字機鍵盤。也許全世界的秘書都和這位瑞小姐一樣,造成IBM 5550大賣,同時也造福了週邊產品CRT顯示器、鍵盤、軟硬碟機、外壳、後板連接器等廠商的榮景這些剛好是台灣廠商的強項,因此在1985-1986年大量外資撤離台灣之際,台灣就靠這些週邊產品迎接資訊科技(IT)時代,而成功地轉型升級。

身處於加州矽谷的賈伯斯,並未因為這股PC浪潮而得利,反而面對更強大的競爭;然而,小賈居然能夠說服投資人,使他在營業活動尚未順暢之際,經由理財活動而使企業存續堪稱是上乘的作為,也深深地影響了矽谷風險創業(Venture Capital, VC)發展方向。不過,賈伯斯仍在1985年因營業活動不如預期,遭董事會解職而黯然離開蘋果公司。離開蘋果之後,賈伯斯以其獨特的行銷遠見,投資皮克斯動畫工作室(Pixar Animation Studios),創造了膾炙人口的《玩具總動員》等多部動畫電影而且獲獎無數。
對比賈伯斯經營皮克斯有聲有色,顯得蘋果公司在營業活動方面總是存在著問題,因此小賈在1996年被董事會找了回去;賈伯斯提供蘋果筆記型電腦(Note Book)在好萊塢出品的電影中曝光,使得蘋果公司藉由筆記型電腦在IT市場上掙得一席之地。
1998年,我到了矽谷倡導「電子商務(E-Commerce)」已經成為APEC法案,各國將會制定成為重要的產業政策;同時,也和矽谷朋友介紹初階研發成功的薄如郵票「動力晶片(Power Chip)這個原本就是要用來取代既有笨重電池的跨世代能源產品,如果用在於手機裡,不但可以增加續航力,更能增加許多的功能在其中。賈伯斯聽了很感興趣,不過並沒有馬上行動;因為矽谷當時正在瘋「數位行動助理(簡稱PDA)」這個產品,然而由於沒有衛星支援,全部投資者皆血本無歸所以出席APEC時,我總會不厭其煩地倡議「衛星支援」對於區域經濟整合(簡稱REI)之重要性。
原本我以為最困難的無中生有已經完成,「全球通路-TES」整個新科技經濟系統在批荊斬棘之下獲得成功,也爭取到電商及智財法案,委請中部某高教單位作的鑑價報告也已完成,華爾街朋友更希望我們這個「最強的商業範本(The Most Powerful Business Model)」能進入資本市場,俾能以理財活動引領營業活動發展,帶動另一波的台灣產業升級成為全球上游發單國、徹底擺脫海島型經濟的桎梏,鄉親們將可以「人在家中做、賺得世界錢」;我們的社會責任投資、富裕台灣計畫終於能夠達成使命目標。詎料,2002年法務部的中機組王某出了重手,據說將我們羅織為「經濟罪犯」,將本人所規劃的工作進度全數打亂,造成了投入的巨額金錢全數泡湯;而且貪腐攻擊持續不斷,導致我必須扶著傷兵迎向漫天亂箭,無法正常運轉Panhornic這個社會企業

穿越重重杯葛,我到了2006APEC領袖會議,不顧各國政經領袖的關心,又在彈「衛星支援」的老調,也許這份執著得到了同情,真的衛星支援商業用途美夢成真。2007年初,我又到了矽谷,聽說PDA業者屍橫遍野,現在正有人在發展「智慧型手機」,可以把許多功能置入其中;居然成功者是賈伯斯,他又掀起另一波狂潮,文明世界的人們都以擁有蘋果的智慧型手機(iPhone)為榮,當然蘋果公司的營業活動快速運轉。即使賈伯斯已經於2011105與世長辭,留給世人永遠的懷念,但蘋果公司的股價至今仍高達每股183美元、總市值超過九千億美元;賈伯斯的執著、自信及行銷長才,而且在強敵環伺下能為公司開出路這些特質不知邱太三先生有沒有?

作者郭立昌早年創造台灣的精密工業,於APEC倡議衛星支援商業用途,普獲正面回應。
相關連結:
http://pklctpp.blogspot.tw/2018/04/blog-post.html(台灣第三部門與資訊社會的發展)
http://tnews.cc/07/newscon64680.htm(黑手博士的政治啟示)
http://tnews.cc/07/newscon66708.htm(談賴清德反貪腐)